新闻资讯
丽水市围绕全面优化营商环境、促进“两个健康”,健全完善协调推进机制,深化打造“丽联筑廉”工作品牌,持续擦亮政商关系“亲清”底色,指导企业营造浓厚的廉洁文化氛围,规范企业运营机制,激活“廉动力”助推高质量发展。截至目前,市县两级工商联执委企业参与清廉民企建设全覆盖,获评省清廉民企建设典型案例6个。
深化机制立廉,完善制度规范
一是完善协调工作机制。建立健全清廉民营企业建设联席工作机制,召开全市清廉民企建设工作联席会,明确目标任务。各县探索创建工作“条抓块管”,取得较好成效。
二是完善《清廉民企建设操作实务》。为企业开展创建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指引,让企业创建更直观、更易上手。紧盯关键领域、关键环节、关键岗位,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廉洁风险防范、权力监督约束等制度和惩戒机制,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效益与清廉建设效果“双效”融合。
深化合规守廉,开展精准指导
一是加强指导和培训。宣贯《浙江省清廉民企建设指引(试行)》《浙江省清廉民企建设评价体系(试行)》,结合行业特点、企业实际,常态化开展清廉民企服务指导工作。建设“新联助企”“千所联千会”等平台,开展“点单式”“上门式”服务,指导企业优化内控机制。推动企业纪检、审计、风控、合规组织作用发挥,组织开展企业管理人员廉洁谈话、签订廉洁从业承诺书。
二是开展学习交流活动。组织现场参观、经验分享、廉政讲座、集中培训等,推广清廉民企建设成功模式和先进方法。各地创新拓展“自选动作”,打造了一批可学可看、富有特色的工作实践,如龙泉市将清廉民企建设纳入“两个健康”示范区创建,打出清廉建设组合拳;庆元县创新运用“加减乘除”工作法,提升创建工作实效;青田县创建“清廉民企共建区”模式。
深化文化润廉,做好示范引领
一是强化党建引领。持续推进民营企业党建扩面提质,探索选派熟悉纪检监察工作的党员干部到民营企业担任清廉指导员,厚植廉洁的红色基因,实现党建与清廉建设互融互促。
二是深化清廉文化建设。打造形式多样化、宣教实景化的思想教育活动平台,开展职业道德培训、廉洁从业教育、案例警示和法纪教育等活动,覆盖企业家及管理人员3000余人,夯实清廉思想根基。鼓励引导企业结合企业文化探索创新,打造各具特色的清廉走廊、清廉书吧、清廉车间(厂区)等清廉阵地,“以廉赋能”氛围更加浓郁。
深化亲清护廉,做实做细服务
一是深化涉企服务。畅通政企沟通渠道,完善市、县领导结对大、中、小微重点企业制度。不断深化“亲清直通·企呼我应”行动,全市举办各类政企恳谈活动47场,为企业纾难解困491个,松阳、景宁等地创新举办“书记与我面对面”、景商建设大讨论等系列活动。开展“服务实体经济律企携手同行”“瓯江净网·暖企”等专项行动,帮助企业精准防范化解风险。实施企业家“权益保障”行动,建立丽水市企业家与企业合法权益保障响应机制,建立分层级、分部门联动响应机制,依法维护企业家合法权益。
二是优化执委企业家服务关怀工程。开展执委企业家免费体检,联合市人民医院建设“丽水市民营企业家健康服务中心”,建立健康档案360余份。建成“丽商会客厅”和“政协委员工作室”,举办企业家沙龙等专题活动21场,走访慰问执委企业家710名,营造“尊商、亲商、暖商”工作氛围。
2025年,丽水市工商联将着力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:一是落实浙江省民营企业廉洁合规建设指引。加强法律法规、法治文化、法治故事、典型案例等方面宣传,推动清廉思想、清廉制度、清廉纪律及清廉文化融入民营企业发展之中,并联合相关部门帮助企业排查风险隐患,以清廉民企建设为牵引带动法治民企、诚信民企建设。二是推进清廉商会、清廉园区建设。通过“联抓、联育、联建”形式,积极打造清廉民企生态圈,推动清廉民企建设的全域有效覆盖。三是擦亮“丽联筑廉”工作品牌,组织开展“清廉党课”、“亲清大讲堂”、“法治清廉沙龙”、互学互促等活动,提升清廉民企建设成效,增强民营企业开展清廉建设的内生动力。提炼总结企业开展清廉民企建设工作特色亮点,丰富清廉民企内涵。

浙江晨龙锯床股份有限公司根据自身产品创立“锯腐床”清廉特色品牌,坚决从源头“锯”断腐败,引领民营企业在清廉建设中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
浙江昊峰建材有限公司结合企业特色,用好“凝”“土”“砌”“块”四字要诀,从清廉文化引领、祛腐方法创新、构建内控架构、加强内部监督等方面入手,推动清廉民企建设,促进企业发展壮大。

浙江恒祥玩具集团有限公司创新制定“五部五评四单制”,推动形成“用制度驾驭人、用流程掌控事、用廉洁滋养心”的高效管理体系,助力打造木制玩具行业标杆。

丽水市一建建设有限公司强化制度刚性约束筑牢廉洁防线,厚植崇廉尚洁文化根基,深入打造清廉工地,推动工程建设向高标准、高质量持续发展。

浙江云中马股份有限公司强化清廉奖罚力度,引导企业员工自觉扎紧廉洁从业的“紧箍咒”。

浙江中广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积极探索“新质生产力”与“企业清廉文化”相结合的新模式,构建了以党建引领、廉洁规章、监督机制、教育活动和文化宣传为支撑的全面廉洁体系,为构建更加和谐、健康的政商关系贡献力量。